咨询热线

13816366481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2025

    11-10

    在科研探索与材料检测等诸多领域,共聚焦显微镜以其光学切片能力和三维重构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成像模糊和分辨率不足等问题常常困扰着使用者,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问题的排查及解决方法。当遇到成像模糊的情况时,首先要检查的是物镜是否清洁。共聚焦显微镜物镜作为光线进入样品的关键通道,若表面有灰尘、指纹或油污等污染物,会较大地散射光线,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可以使用专用的镜头纸蘸取少量无水乙醇轻轻擦拭物镜表面,去除污渍,但要注意避免刮伤镜片。同时,也要查看物镜的数值孔径...

  • 2025

    11-8

    热台显微镜通过将高精度温度控制与显微成像技术深度融合,为揭示材料热行为与失效机理提供了动态观测平台。其核心原理在于实时捕捉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微观结构演变,结合热力学分析实现失效过程的可视化溯源。一、动态热行为观测机制热台显微镜搭载的PID温控系统可实现-190℃至1200℃的宽温域覆盖,控温精度达±0.1℃。以金属热处理为例,在观察45#钢退火过程时,系统能精准记录奥氏体向铁素体+珠光体的相变温度区间(727℃±5℃),并通过偏光成像清晰呈现晶界迁...

  • 2025

    11-8

    在微观世界的探索中,共聚焦显微镜以其光学切片能力和高分辨率成像,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工具。而在共聚焦显微镜的大家族中,点扫描和线扫描是两种主流的成像技术。它们如同两位武林高手,在速度、光损伤、信噪比等方面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深度较量”。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两种技术的成像原理,揭示其背后的奥秘与差异。一、点扫描:逐点勾勒的精密画师点扫描,以激光为笔,通过振镜或声光偏转器等装置,将聚焦后的激光束逐点扫描样品。样品中的荧光分子被激发后发出的光子,需原路返回,穿过小孔(针孔)被探...

  • 2025

    11-6

    在当今众多行业中,对于环境、物品等的清洁度把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清洁度检测仪凭借其高效便捷、快速出结果的优势,成为了保障各类场景洁净度的得力助手。从医疗卫生领域来看,医院的各个科室尤其是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对环境的清洁度要求近乎苛刻。以往采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从采集样本到得出准确结果可能要数小时甚至更久,这期间很难及时知晓环境是否达到可以投入使用的标准。但有了清洁度检测仪就大不一样了,医护人员只需简单操作,将采样装置放置在相应区域进行空气或物体表面采...

  • 2025

    11-3

    在材料科学的广阔疆域里,材料的性能归根结底取决于其微观结构。从纳米级的晶格缺陷到宏观的表面形貌,每一个细节都深刻影响着材料的力学、电学、光学及化学特性。因此,精准、深入地表征材料微观结构,成为新材料研发、工艺优化及失效分析的核心环节。在这一领域中,共聚焦显微镜已从一项生物医学领域的技术,蜕变为材料分析的强大平台,它以独特的三维无损探测能力,为我们揭开了材料表面与内部结构的层层迷雾。一、从生物到材料:原理的跨界融合共聚焦显微镜的核心原理在于“共焦”与“点扫描”。与传统光学显微镜...

  • 2025

    10-25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微观世界的探索已成为推动众多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其中,热台显微镜作为一种结合了温度控制与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的设备,正逐步展现出其在多个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应用价值。从基础的材料科学研究到半导体制造工艺优化,开启了一扇观察物质动态变化的窗口,为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提供了视角和工具。一、材料科学的革新伙伴在材料科学领域,了解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行为、晶体生长过程以及热稳定性等信息至关重要。传统的室温观测难以捕捉到这些关键现象的本质。而该设备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它能...

  • 2025

    10-20

    在精密制造领域,效率与质量的平衡始终是核心命题。尼康影像测量仪作为高精度检测设备,既要保证微米级的测量精度,又需兼顾生产效率和工件安全。本文将从技术原理、操作优化及设备选型三个维度,解析如何实现高效且无损的精密检测。一、非接触式测量的技术根基区别于传统接触式探针,尼康影像测量仪采用光学成像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其核心优势在于消除物理接触带来的磨损风险——高分辨率工业相机配合远心镜头组成的光学模组,通过捕捉工件轮廓的阴影变化实现三维重建。LED环形光源可调节角度与强度,既能突出被测...

  • 2025

    10-16

    热台显微镜将精准温控与高分辨率显微观测相结合,其核心技术涵盖温控系统、显微成像模块及多模态功能整合,以下从三大核心模块解析其技术原理:一、温控系统:全温域覆盖与精准控制热台显微镜的温控系统通过直流线性电源加热与液氮/半导体制冷的组合方案,实现从-190℃至1400℃的超宽温度范围调节。加热技术:采用金属电阻、薄膜或陶瓷加热器,结合PID控制算法,确保温度误差≤±0.1℃,避免局部过热。例如,高温机型通过碳化硅加热体与循环水冷系统隔离热源,保障1400℃下光学组件...

共 229 条记录,当前 1 / 29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