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显微镜以其高品质成像效果、精确调节系统和稳定性能,在科研、教育和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对于专业用户还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徕卡产品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徕卡显微镜起源于1869年,起初主要生产用于煤炭分析,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一家科学仪器生产厂家。70年代初,引入了计算机控制技术,使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不断吸收新技术,如三维成像、计算机辅助型等,使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在科研人员的操控下,它如同一只精密的“科学之眼”,能够穿透物质的表面,深入到细胞、分子乃至更细微的结构之中,揭示生命的奥秘与自然的法则。从细胞的分裂增殖到病毒的形态结构,从神经元的错综复杂到DNA的双螺旋结构,徕卡显微镜以其清晰度和分辨率,让我们得以一窥这些微小世界的壮丽景象。
徕卡显微镜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品牌之一,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一、光学类型
1.双光路反相差显微镜
双光路反相差显微镜通过两束光线叠加,使得样品产生明暗对比度,可以清晰地观察细胞、组织的结构和形态,有效地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
2.荧光显微镜
可以使用荧光染料来标记细胞、组织中的某些分子,以观察它们的分布和功能。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细胞荧光染色、细胞器示踪等。
3.融合显微镜
集成了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的功能,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和三维重建。融合显微镜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病原菌、肿瘤细胞的形态学、超微结构等领域。
二、功能类型
1.标记显微镜:可以将样品中的蛋白质、DNA等分子标记出来,以观察它们的分布和功能,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2.分光显微镜:可以通过光的颜色对样品进行分析,结合化学、生化等技术,可以用于分析样品中的化合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等。
3.冷冻显微镜:样品被快速冷冻,从而可以保存生物分子的构象和功能,利用这种镜子可以观察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三、成像类型
1.电子显微镜: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可以观察到分子的原子级结构,适用于生化和医学领域中的超微结构研究。
2.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对样品表面的拓扑和性质进行成像,可以用于实现物质分子的高分辨率观察和原子级定位。
3.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了扫描电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特点,实现了样品表面和内部的高分辨率成像,适用于材料科学、能源研究等领域。
四、核心技术体系
1、光学系统设计
徕卡显微镜采用复消色差物镜,通过多组镜片组合校正色差与球差,数值孔径可达1.47,实现横向分辨率≤200nm。荧光成像系统配备多波段激发光源,激发效率≥95%,斯托克斯位移控制精度±5nm。
2、机械稳定性
全金属镜体架构结合花岗岩载物台,热膨胀系数≤0.5μm/℃,确保长时间观测无漂移。聚焦机构采用精密滚珠导轨,Z轴重复定位精度达0.1μm,适用于三维断层扫描。
3、智能化控制
LASX软件平台集成自动对焦、多通道荧光合成及图像拼接功能,支持Python脚本扩展。电动化模块切换时间≤50ms,与CCD/CMOS相机帧率同步,适应活细胞动态观测。
五、操作与维护规范
1、光学组件维护:物镜使用后需用专用清洁液擦拭,避免树脂残留。荧光滤光片组每500小时检测透过率衰减(阈值≥90%初始值)。
2、系统校准:每月进行光轴对准与齐焦校验,激光功率计检测激发光源稳定性(波动≤±2%)。电动载物台重复定位误差超过1μm时需重新校准导轨。
3、环境控制:工作温度20±2℃,湿度≤60%以防止镜片霉变。防震台隔离振动(振幅≤1μm/s²),确保超分辨成像稳定性。
(徕卡偏光显微镜图)
(徕卡体视显微镜图)
(徕卡金相显微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