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Nikon)显微镜以精密光学设计、模块化扩展性及智能软件集成著称,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材料分析、工业检测等领域。以下从核心系统、操作流程、智能功能到维护规范展开详解,覆盖主流型号。
一、核心系统构成与原理
1. 光学系统:尼康核心技术壁垒
无限远校正光学系统(CFI)
所有物镜、镜筒、目镜采用平行光路设计,消除像差,确保从中心到边缘的均匀分辨力。
典型配置:
物镜:Plan Fluor(高透光率荧光)、APO CHROMAT(复消色差,用于多色成像)、WD 50mm长工作距离物镜(工业检测)。
目镜:高眼点型(支持戴眼镜用户,视野直径22mm)。
多模式照明技术
| 照明类型 | 适用场景 | 关键配件 |
| 透射光柯勒照明 | 病理切片、细胞观察 | 卤素灯12V/100W + 绿色滤光片 |
| 落射荧光 | GFP/RFP标记样品 | 汞灯/LED光源+多波段滤光块 |
| 微分干涉相衬 | 活细胞无染色观察 | 沃拉斯顿棱镜+偏振器 |
| 暗场 | 纳米颗粒、表面缺陷检测 | 环形遮光器+抛物面聚光 |
2. 机械系统:精准稳定的基石
载物台:
右手低手位载物台:8mm调焦行程,适合教学。
电动XYZ载物台:行程200×200mm,重复定位精度0.1μm。
调焦机构:
粗微同轴旋钮(每圈100μm微调),带限位锁防止物镜碰撞。
电动Z轴:纳米级步进,支持3D层扫。
3. 数字化扩展模块
相机端口:C接口(标准)、FN接口(零像差中继)。
智能配件:
DS-Fi3相机:2000万像素CMOS,动态范围78dB。
NIS-Elements软件:驱动硬件联控,支持多维实验设计。
二、使用全指南
第一部分:基础入门与明场观察
这是每个新手都必须掌握的步骤。
第一步:开机与准备
1.放置环境:确保显微镜放置在稳定、无震动的台面上,远离阳光直射和灰尘。
2.连接电源:将主机、透射光源电源连接好。如果是荧光显微镜,还需连接汞灯或LED光源电源。
3.打开电源:打开显微镜主机和光源的电源开关。
第二步:放置样品
1.制备样品:将您的样品(如细胞涂片、组织切片)标准地固定在载玻片上,并盖上盖玻片。
2.放置载玻片:使用机械载物台夹片器将载玻片牢固地固定住。
3.选择物镜:从物镜转盘旋转到较低倍的物镜(例如 4x 或 10x)。切记:总是从低倍镜开始!
第三步:明场照明调节(柯勒照明)
这是获得均匀、高对比度图像的关键,是尼康显微镜使用的核心技巧。
1.打开光路:将光路选择杆推至“双筒观察”位置(如果适用)。
2.调节亮度:使用亮度调节旋钮,将光强调到中等偏低水平(避免过亮损伤眼睛和相机)。
3.聚焦样品:使用粗/微调焦旋钮,直到能看到清晰的样品图像。
4.调节视场光阑:
找到视场光阑环(通常位于显微镜底座前方或侧面)。
缓慢收缩光阑,直到它在视野中看到一个多边形的边缘。
使用聚光镜的调中螺丝(通常是两个一对),调节聚光镜的位置,使这个多边形的像居中并充满整个视野。
最后,将视场光阑打开到刚好超出视野的边缘。
5.调节孔径光阑:
找到孔径光阑杆(通常位于聚光镜上)。
在观察的同时,缓慢收缩孔径光阑,您会发现图像的对比度逐渐增加,但分辨率会下降。
将孔径光阑调节到物镜出瞳直径的60%-80%。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是:收缩到图像开始变暗,然后稍微打开一点点。切勿将孔径光阑全部打开! 这是获得最佳对比度的秘诀。
6.对中聚光镜:完成上述步骤后,聚光镜通常已经对中。如果不对中,重复步骤4。
第四步:观察与记录
1.切换物镜:现在您可以切换到更高倍数的物镜(如 40x, 60x oil)。高倍物镜通常是齐焦的,切换后只需用微调稍作调整即可。
2.使用浸油:对于 100x 等油镜,必须在盖玻片上滴一滴浸油,然后才能将物镜旋入油中观察。使用后用擦镜纸和清洁剂(如二甲苯)仔细清洁物镜和载玻片。
3.图像采集:如果您连接了相机,在软件(如 NIS-Elements)中设置好曝光时间、增益等参数,即可进行拍照或录像。
第二部分:高级观察技术
在掌握明场后,可以探索更多技术。
1. 相差显微镜
用途:用于观察未染色的透明活细胞(如细胞培养)。
操作:
配备相差物镜(标有 Ph1, Ph2, Ph3)和聚光镜上的相差环。
先使用明场柯勒照明调节好光路。
将聚光镜转盘转到与物镜相匹配的相差环位置(如 40x 物镜对应 Ph2)。
取下一个目镜,插入对中望远镜。
调节对中望远镜的焦距,直到能清晰看到物镜后焦面上的相差环(亮环)和聚光镜上的环(暗环)。
使用聚光镜上的专用调节螺丝,使两个环同心重叠。
移开对中望远镜,放回目镜,即可观察。
2. 荧光显微镜
用途:观察用荧光染料或荧光蛋白标记的特定结构。
操作:
安全第一:佩戴防护眼镜,避免汞灯光线直射眼睛。
开启光源:打开汞灯或LED光源,并预热10-15分钟。
选择滤色块:在软件或显微镜主机上选择与您的荧光染料激发/发射光谱匹配的滤色块组(如 DAPI, FITC, TRITC)。
寻找样品:先用透射光(明场)找到您的样品区域。
切换光路:将光路切换至“相机”或“荧光”路径,关闭透射光。
采集图像:在软件中设置曝光时间,进行图像采集。为了减少背景和光漂白,尽量使用较低的曝光强度和较短的时间。
第三部分:软件操作 - NIS-Elements 简介
NIS-Elements 是尼康显微镜的“大脑”。
1.图像采集:主界面提供实时预览、拍照、录像功能。
2.多维实验:您可以创建包含 XY位置、Z-Stack(Z轴层切)、时间(Time-lapse)和通道(多色荧光) 的复杂实验。
创建实验:在“ND Acquisition”或“Jobs”模块中设置参数。
Z-Stack:设定扫描的起始和结束位置,以及步进尺寸,软件会自动拍摄一系列不同焦平面的图像,后期可进行3D重建。
Time-lapse:设定时间间隔和总时长,用于记录细胞迁移、分裂等动态过程。
3.图像分析与处理:
测量:长度、面积、荧光强度等。
计数:自动或手动计数细胞。
共定位分析:分析两种荧光信号是否重叠。
反卷积:通过算法提升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第四部分:日常维护与保养
1.清洁光学元件:
使用洗耳球吹掉镜片表面的灰尘。
如有指纹或油污,使用专用的擦镜纸和镜头清洁液,从中心向外轻轻旋转擦拭。不要使用其他类型的纸或溶剂!
2.防潮防霉:将显微镜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必要时使用防潮箱或干燥剂。
3.灯泡更换:
汞灯有使用寿命(通常2000小时),到期后需更换。更换后必须在软件中进行灯泡对中,以确保光照均匀。
更换灯泡时务必等待其冷却,并戴手套操作,避免皮肤油脂污染灯泡。
4.关机顺序:
先将光源亮度调低。
关闭光源电源(特别是汞灯,关闭后不能立即重启,需等待冷却)。
关闭显微镜主机和电脑。
用防尘罩盖好显微镜。
故障排除速查表:
| 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视野一片漆黑 | 光源未开;光路未正确切换;孔径光阑关闭 | 检查所有电源和光路路径;打开孔径光阑 |
| 图像一半暗 | 聚光镜或视场光阑严重偏离中心 | 重新对中聚光镜和视场光阑(柯勒照明步骤) |
| 图像模糊不清 | 物镜上有污渍;未正确对焦;样品封片太厚 | 清洁物镜;重新对焦;检查样品 |
| 图像对比度差 | 孔径光阑开得太大 | 适当收缩孔径光阑 |
| 荧光信号弱 | 错误的滤色块;曝光不足;荧光淬灭 | 检查滤色块设置;增加曝光时间;寻找新鲜样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