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816366481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共聚焦显微镜是什么?

共聚焦显微镜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8-06      点击次数:2282

共聚焦显微镜

 


  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通过​​空间针孔滤波技术​​实现光学切片的高分辨率显微成像设备。与传统宽场显微镜相比,其分辨率提升约1.4倍,可生成样本内部的三维重构图像。
 
  ​​一、核心原理​​
 
  ​​1点照明 & 点探测​​
 
  激光束聚焦为​​微小光点​​(衍射极限级)照射样品。
 
  发射光(荧光/反射光)通过​​针孔,仅允许​​焦平面信号​​通过探测器,阻挡离焦背景光。
 
  ​​2光学切片​​
 
  通过逐点扫描样品平面,并逐层移动聚焦位置,获得​​系列二维薄层图像​​。
 
  叠加所有切片可重建​​三维立体结构​​。​
 
  二、 共聚焦显微镜核心优势
 
  1.出色的光学切片能力与三维重建:
 
  消除非焦面模糊,获得样品内部特定深度的清晰图像。
 
  通过Z轴步进扫描,获取一系列二维“光学切片”,经计算机处理可精确重建样品的三维结构。这是研究细胞器空间分布、组织形态、材料表面/内部结构的基石。
 
  2.高分辨率与高对比度:
 
  X-Y分辨率接近光学衍射极限(~200 nm),Z轴分辨率(~500 nm)显著优于宽场显微镜(~1000-2000 nm)。
 
  “针孔效应”极大抑制背景噪声,提升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尤其对厚样本或弱荧光信号至关重要。
 
  3.强大的多色荧光成像能力:
 
  利用多种不同激发波长的激光器和精密的荧光分光探测系统(如声光可调滤光器AOBS, 二向色镜, 光谱探测器),可同时对同一样品中的多个不同标记物进行成像。
 
  高级光谱拆分技术(线性拆分)可有效分离发射光谱高度重叠的荧光染料,实现更精确的多色分析。
 
  4.活细胞成像工具:
 
  点扫描(尤其共振扫描)和转盘共聚焦为观察活细胞内快速、动态的生理过程提供了可能。
 
  结合环境控制系统(温控、CO₂、湿度),可在接近生理条件下对细胞进行长时间(数小时甚至数天)观察,研究细胞迁移、分裂、信号转导、药物反应等。
 
  5.定量分析平台:
 
  荧光强度定量分析(如蛋白表达量、离子浓度变化)。
 
  共定位分析(研究分子间的空间关系)。
 
  荧光漂白后恢复(FRAP)及其变种:研究分子流动性、相互作用、细胞器连通性。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距离(<10 nm)。
 
  荧光寿命成像(FLIM):提供分子微环境信息(如pH、离子浓度、分子结合状态),是定量FRET的重要手段。
 
  荧光相关光谱(FCS)/荧光互相关光谱(FCCS):在极微小体积内分析分子扩散系数、浓度、相互作用。

 
  三、核心组件与技术
 
  1.激光光源:
 
  多谱线激光器: 提供多个固定波长的激发光(如405nm, 488nm, 561nm, 640nm)。
 
  白光激光器(WLL): 提供连续可调的激发波长,极大提升实验灵活性。
 
  飞秒/皮秒激光器: 用于多光子激发。
 
  2.扫描系统:
 
  振镜扫描器: 核心组件,控制激光束在X-Y方向精确扫描。
 
  共振扫描器: 用于高速扫描。
 
  转盘扫描器: 用于转盘共聚焦。
 
  3.探测系统:
 
  光电倍增管(PMT): 传统探测器,灵敏度高。
 
  混合探测器(HyD): 结合PMT高增益和雪崩二极管(APD)高量子效率、低噪声。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速度快,用于FLIM/FCS等。
 
  科学级sCMOS相机: 用于转盘共聚焦、光片、宽场超分辨。
 
  4.分光系统:
 
  声光可调滤光器(AOTF): 快速、精确调节激光强度和波长。
 
  声光分束器(AOBS): 利用声光效应进行高效、快速、无串扰的分光(替代二向色镜,徕卡TCS核心)。
 
  二向色镜/滤光片轮: 传统分光元件。
 
  光谱探测器: 收集发射光的光谱信息,用于光谱拆分。
 
  5.精密物镜:
 
  高数值孔径(NA)油镜、水镜、甘油镜、硅油镜、空气镜。
 
  复消色差(APO)物镜。
 
  长工作距离(WD)物镜。
 
  专用物镜(如活细胞专用、多光子专用、TIRF专用)。
 
  6.软件平台:
 
  核心控制: 硬件控制(激光、扫描、探测、载物台、Z轴)、图像采集。
 
  图像处理与分析: 去噪、反卷积、3D/4D可视化、定量分析(强度、共定位、形态、FRAP、FRET、FLIM、FCS等)。
 
  实验管理: 多维实验、宏编程、自动化。

 


 
  四、 共聚焦显微镜应用领域
 
  1.生命科学研究:
 
  细胞生物学: 细胞器结构与动态(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骨架)、细胞分裂、细胞迁移、囊泡运输、信号转导、细胞间通讯。
 
  神经科学: 神经元形态(树突棘、轴突)、突触结构与功能、神经回路、钙成像、神经递质释放。
 
  发育生物学: 胚胎发育、组织形成、器官发生(活体成像)。
 
  免疫学: 免疫细胞迁移、免疫突触形成、病原体-宿主细胞相互作用。
 
  微生物学: 细菌/真菌形态、生物膜结构、病原体侵染过程。
 
  药理学与药物开发: 药物靶点定位、药物细胞内分布、药效评估(如细胞凋亡、增殖)、高通量筛选(转盘共聚焦)。
 
  2.临床医学:
 
  病理学: 组织切片的高分辨率、高对比度成像(尤其荧光标记的特定蛋白或核酸),辅助诊断。
 
  眼科: 角膜、视网膜成像。
 
  辅助生殖: 胚胎质量评估(非侵入性)。
 
  3.材料科学:
 
  表面形貌与粗糙度分析: 高精度三维表面成像。
 
  薄膜与涂层分析: 厚度测量、均匀性、缺陷检测。
 
  聚合物科学: 相分离结构、结晶形态、添加剂分布。
 
  半导体与微电子: 器件结构、线路检查、缺陷定位。
 
  地质与矿物学: 矿物成分分布、孔隙结构分析。
 
  法医学: 微量物证(纤维、油漆、粉尘)的精细结构观察和成分分析。
 

共聚焦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