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816366481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共聚焦显微镜是什么?

共聚焦显微镜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6-17      点击次数:1861
  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激光点光源与空间针孔滤波技术​​,实现对样品​​光学“断层扫描”成像​​的高分辨率显微仪器。它通过物理手段排除离焦杂散光,显著提升图像对比度和分辨率,尤其适用于厚样品的三维重构与活体动态观测。
 
  ​​一、核心原理​​
 
  ​​1点照明 & 点探测​​
 
  激光束聚焦为​​微小光点​​(衍射极限级)照射样品。
 
  发射光(荧光/反射光)通过​​针孔,仅允许​​焦平面信号​​通过探测器,阻挡离焦背景光。
 
  ​​2光学切片​​
 
  通过逐点扫描样品平面,并逐层移动聚焦位置,获得​​系列二维薄层图像​​。
 
  叠加所有切片可重建​​三维立体结构​​。​
 
  二、主要特点
 
  1.光学层析
 
  ​​关键突破​​:
 
  通过​​针孔空间滤波器​​物理阻挡离焦光,仅收集焦平面信号。
 
  ​​效果​​:
 
  生成清晰的​​二维薄层图像​​(厚度可调,0.5~2 μm)。
 
  叠加Z轴切片重建样品​​三维结构​​(如细胞器空间分布)。
 
  2.超高分辨能力​​

​​分辨率类型​​ 共聚焦显微镜 传统宽场显微镜
​​横向(XY)​​ ​​≤120 nm​​ ≥200 nm
​​轴向(Z)​​ ​​300-500 nm​​ 无层析能力
 
  ​​技术支撑​​:激光点光源衍射极限激发 + 针孔滤波。
 
  3.显著提升图像质量​​
 
  ​​对比度与信噪比​​:
 
  信噪比提高 ​​5-10倍​​(背景杂光被抑制)。
 
  ​​景深控制​​:
 
  可选择性聚焦特定深度,避免厚样本散射干扰。
 
  ​​应用示例​​:
 
  脑切片中单神经元突触的清晰分辨(传统显微镜难以实现)。
 
  4.活体成像优势​​
 
  ​​低光毒性​​:
 
  激光仅聚焦微区,减少整体光损伤。
 
  ​​动态追踪​​:
 
  适合长时程观测活细胞过程(如线粒体融合分裂)。
 
  ​​局限​​:扫描速度限制(毫秒级事件需转盘共聚焦)。
 
  5.多模态分析能力​​
 
  ​​多通道荧光成像​​:
 
  同步检测 ​​≥4种荧光标记。
 
  区分共定位(如蛋白相互作用分析)。
 
  ​​反射模式​​:
 
  材料表面形貌纳米级测量(粗糙度可达0.1 nm)。
 
  ​​透射模式​​:
 
  高衬度透明样品观察(如微流控芯片)。
 
  6.定量化分析工具​​
 
  ​​三维重建​​:
 
  软件构建体积、表面积等参数(如肿瘤球体浸润深度)。
 
  ​​荧光强度定量​​:
 
  钙离子浓度动态变化的精确量化。
 
  ​​共定位分析​​:
 
  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如验证蛋白互作)。
 
  三、操作流程(简化版)​​
 
  1​.​样品制备​​:荧光标记(如抗体耦联染料)。
 
  ​​2.参数设置​​:
 
  激光波长(根据荧光染料选488nm/561nm等)
 
  针孔大小(通常1 Airy Unit平衡分辨率与亮度)
 
  Z轴步进(0.5-2µm步长)
 
  ​​3.扫描与重建​​:
 
  XY平面逐点扫描 → Z轴逐层移动 → 软件合成3D模型。
 
  四、应用
 
  ​​1.生命科学​​
 
  ​​细胞器动态追踪​​:线粒体、高尔基体实时运动(荧光标记)。
 
  ​​神经科学​​:脑神经元3D网络、突触连接成像。
 
  ​​活体成像​​:胚胎发育、肿瘤细胞迁移(低光毒性)。
 
  2.​​材料科学​​
 
  表面粗糙度纳米级测量(反射模式)。
 
  多层薄膜结构分析(如LED芯片涂层)。
 
  3.​​医学研究​​
 
  病理切片三维重建(如癌细胞浸润深度)。
 
  药物在组织的分布(荧光示踪)。